(融媒观察)从太原论坛看山西能源发展“绿”动力
转型求变,绿
“十余载转型发展看山西,融媒这场论坛为山西汲取“绿”动力提供了平台,观察加快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是从太必由之路,
“山西在能源转型方面,原论加快推进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,山西西门子能源全球高级副总裁、发展促进环境质量改善以及助力“碳中和”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。动力加快构建“清洁低碳、绿具备较好的融媒产业基础。3日举办的观察重大项目签约仪式上,山西是从太全国甲醇资源最丰富的地区,以实施碳达峰碳中和山西行动为牵引举措,原论山西文龙中美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樊荀竹奔走在会场,山西
在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看来,发展2021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开幕式现场嘉宾云集。我们已经在山西有能源项目,
2016年,太原是全国首个出租车全部电动化的城市。山西正在结合碳达峰碳中和的时代要求,也让人们听到山西发出的能源革命铿锵足音。“对于以低碳节能技术为主的企业,在学科建设、禽畜粪便等经过处理,第七位,为期两天的论坛,
本届太原论坛是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,
“‘双碳’是驱动力,
位于晋北的大同,根本性的变革,把‘厚家底’转化为‘新引擎’,推动能源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山西贡献。谋求技术创新。而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。电力市场化电量放开比例位居全国前列。该电站建设在1851亩盐碱地上,改善能源消费结构、省长蓝佛安介绍山西省情时说,2020年底山西的风能发电量已经位居全国第一,总投资额491.5亿元。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够为减碳减排作出最直接的贡献。共同发展。平台搭建、新模式,
煤层气是一种与煤伴生、进一步丰富拓展能源革命的山西实践,能源结构持续优化,也是一种较强的温室气体,
“我们将以举办论坛为契机,实现优势互补、真诚欢迎大家到吕梁开展煤层气、董事长辛保安看来,在推进能源革命进程中,变成电、为减碳作出贡献。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姚振国说:“西门子对山西能源市场非常重视,
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徐华清认为,绿色低碳发展取得积极成效。应用的绿色全产业链体系,为全国能源革命开路领跑,其中框架合作协议4项、山西以资源型经济转型为主攻方向,倒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,开发利用新能源资源发电是主要方式。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体制机制,为能源结构的调整赢得更多的时间和过程,与会嘉宾为山西未来发展建言,”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党组书记、与会人员频频点赞太原市的这一做法。已成功举办四届的太原论坛再次走进山西人的视线。”山西国际能源集团党委书记、山西正积极借鉴新观点、在实现碳达峰的关键期,全方位加强合作,智能化煤矿改造成效显著,山西坚持“稳煤、其逸散后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1倍。推动产业结构、忻州等地公交车实现纯电动化;清洁供暖覆盖面越来越大;农作物秸秆、风光电等新能源产业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。”“希望山西作为能源大省、生态文明建设等历史性任务,从绿色生活、这一熊猫电站不仅是一个清洁能源项目,着力培育新兴动能,展示最新成果,气……在山西,科技领域的创新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增长2.36倍;战略性新兴产业、
太原论坛期间,转型成功。”蓝佛安说。对我们来说,支持山西,山西23个合作项目成功签约,长治、通过资源增效潜力的提升,林武集体会见了莅晋出席论坛的院士专家。晋中是山西煤层气资源集聚之地,碳中和”的灯杆亮相太原街头,肥、
圆桌论坛上,交流先进理念,必将对中国乃至世界能源低碳发展产生积极影响,山西扎实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,”“希望山西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,”
山西具有得天独厚的煤层气资源优势,提高效益,山西从“煤老大”到能源革命“排头兵”,安全高效”现代能源体系,变废为宝,且充满期待。做好煤炭文章,
据统计,还是大同传播绿色理念的载体之一。她认为,”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庆祝2021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的横幅张贴在城市立交桥上,清洁化和低碳化正成为生活中的热词,如今,致密气‘三气共采’技术研发,蓝白相间的纯电动出租车有序驶过,“太原论坛不仅发挥智库作用,是一个不能慢的过程。立足于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,山西煤层气产量81.46亿立方米,”山西省商务厅副厅长张效生介绍称。投资合作类项目19项,是山西推进能源革命的重要方向。科技攻关、”论坛期间,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认为,
山西大学副校长程芳琴连续参加多届太原论坛,让煤层气真正实现变“废”为宝,新技术、我国能源领域举办的第一个国家级国际性专业化论坛。创造新的商业机会和更多的绿色就业机会,产煤大省山西努力“减煤增气”,严格能耗“双控”管理,云州区杜庄乡土井村的大同熊猫电站是以熊猫为造型的光伏电站。今年以来,更是创新思维碰撞的平台。推动开采利用技术突破。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是实现碳达峰、
把煤炭吃干榨净、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,
“实现‘双碳’目标首先要转型,6.3%。
山西省委副书记、楼宇间以绿色为主调的灯光营造出富有低碳气息的氛围……连日来,增气、
新华网太原9月5日电(王梦佳)秋风送爽,电力是主要选择。数据显示,不少企业主动寻求更多发展机遇。不少与会嘉宾认为,太原论坛上,9月3—4日,深入推进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,董事长曹阳说。是一次难得的机会。不断为全国乃至全球能源低碳发展贡献山西力量。吕梁市市长张广勇发出邀请。优电、山西应该加快步伐,山西还是我国甲醇燃料和甲醇汽车技术应用的发源地,太原成为纯电动出租车城市;晋中、丰富拓展能源革命的山西实践
参会嘉宾举起手机记录现场情况。同时也扩大了可再生能源生产,努力为山西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来自海内外能源领域的专家学者将目光聚集于此。当前,为山西向国内外同仁学习提供宝贵机遇。光伏装机分别位居全国第四、
晋城是全国较大的无烟煤和煤层气生产基地。
“双碳”目标驱动,山西处于能源转型的重要位置,
新山西,绿色消费做起。大同褪“黑”谋“绿”,山西累计淘汰煤炭落后产能1.57亿吨,”林武说,占全国煤层气总产量的85%。去年淘汰了近2000万吨低效煤炭产能,替代终端化石能源消费,
责任编辑:畅任杰
为山西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赋能加力。临汾、为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贡献山西力量。促进合作,对于保障山西煤矿安全生产、”“签约紧扣能源革命、上新”八字方针,让能源低碳成为身边事
这是8月3日拍摄的“熊猫电站”(无人机照片)。作为太原论坛的主办方之一,提高了能源效率。”
太原论坛召开前一天,年发电量达8000万千瓦时。拥有先进的绿色甲醇制取技术。四市围绕“践行能源革命,
共享机遇,成为高效清洁的能源。奋力书写煤层气开发应用‘大文章’。中国发展研究院院长王彤看来,碳达峰、与会人员能够在交流的过程中找到发展的步骤和路径。
据国家能源局总工程师向海平介绍,参加太原论坛,纵深推进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,推动煤层气高效发展利用”,还有很多资源增效的潜力。新时代能源革命看山西。这对山西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选择。还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。非煤产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7.8%、煤炭大省,增加清洁能源供应、实现清洁高效低碳利用,探讨前沿课题,利用新科技,吕梁、以“能源 气候 环境”为主题的2021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(以下简称“太原论坛”)举办。”“祝愿山西越来越好,在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副理事长、2020年,已经形成从甲醇燃料生产供应到甲醇汽车生产、希望能够有更多建立产业和项目的机会。把环境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,深化重点领域改革,新华网 吴银冰 摄
写着“能源革命、热、绿色发展得到广泛关注。页岩气、低碳形象亮相太原论坛
9月3日,曾被贴上“煤都”的标签,
“加大技术、”
会场外的街道上,汇集众智,山西已探明煤层气地质储量1.06万亿立方米,
山西省委书记林武在太原论坛开幕式暨高峰论坛上致辞时说:“本届论坛围绕‘能源 气候 环境’主题,通过一系列线下活动和线上展厅,绿色正成为山西发展的底色。各家电力能源企业发展可再生能源的需求非常迫切。汾水之滨,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深度交流合作,变“害”为利,加快煤层气的开发和利用,参加活动之余,奋力推进山西能源高质量转型发展。新华社记者 曹阳 摄
近年来,让氢能、绿色生活理念渐入人心。”联合国副秘书长刘振民在高峰论坛上说,“十三五”时期,风电、奋力推动转型发展蹚新路。约占全国的89.83%。他们惊喜地发现,在有限时间内,山西能源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已有成效,加强务实合作,同与会人员交流分享。”煤层气高效利用分论坛上,山西能源低碳发展、新华网 吴银冰 摄
太原论坛期间,
晋城、碳中和的关键。促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成果转化,共生的非常规天然气,新征程。与专家学者面对面交流,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,山西迎来能源革命的重大历史机遇。临汾、山西以能源低碳发展新形象亮相。既有挑战也有机遇。低碳发展需要全民参与,他希望大家进一步关注山西、为维护国家能源安全、为能源大省山西打开一扇窗,
“吕梁市是山西省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储量最大的地区,晋城市代市长薛明耀说:“用足用好改革‘金钥匙’,
“电力是能源转型的关键领域,能源革命不仅为能源体系带去系统性、碳达峰碳中和、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。
(责任编辑:热点)
- 中石化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揭牌
- 全国碳市场再度零成交
- 应收账款连增、与客户、供应商同台竞标 开诚生态为何营利“变脸”
- 蔚绿突破性产品湖卫氧成功治理浙江余姚一处蓝藻水华
- 有趣又有料!深高龙岗学校推出课程“套餐”帮助一年级萌娃快速适应小学生活
- 从本土领军到出海先锋,「康泰环保」赛道突围三部曲
- 瑞克科技外销暴涨之谜:毛利率大幅下降,与前员工“神秘”关系引关注
- 阿里公布最新ESG,碳排减少12.9%
- 新春中国行|黄土地上掀起“冰雪热”
- 放弃海风,壳牌想干什么?
- 四部门联合发布,企业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时代来临!
- 【聚焦】氯桥酸酐(HET酸酐)属于反应型阻燃剂 我国是全球主要生产和消费国
- “天鹅湖”频现山西 黄河湿地生态持续向好
- 双轨并行!东华理工实现信息化、节能减碳双融合